没有人能想到,2020年竟是以一场瘟疫席卷的形式拉开序幕,而武汉华南海鲜市场作为病毒的起源地之一,实在难辞其咎。从一个充满烟火气的市井之地,到人人唯恐避之不及的疫源地,武汉华南海鲜市场仅用了不到两个月。
在精致华丽的生鲜连锁旗舰店(盒马鲜生、每日U鲜等)诞生前,百姓的口粮离不开接地气的菜市场,也就是我国的传统型农贸市场。即使在生鲜旗舰店普及的今日,农贸市场依旧是性价比最高的采购场所。
据不完全统计,截止至2018年北京、上海、广州现有的农贸市场数量分别是750家、1000家、500家,当年销售额分别达到600亿、750亿、550亿元。但在一线城市中,农贸市场进行标准化改造的比例仍不足一半,进行智慧化改造的农贸市场数量更是屈指可数,弱电/排水改造、照明设计、色彩搭配、智能元素及环保选材是目前农贸改造设计所普遍遇到的瓶颈和痛点。在全国范围内,需要进行标准化改造的农贸市场的数量更是占到现有市场总量的60%以上,在一二线城市中有近50%的市场急需进行智慧化改造以适应今后的经济发展进程。
由此可见传统农贸市场的改造迫在眉睫,下面为大家精选了几个农贸市场改造案例,以供参考。
上海永年菜场,上海
裸筑更新建筑事务所
永年路,是上海的一条老马路。永年菜场,是上海的一座老菜场。邻里之间的这条路和这座菜场落下了岁月印记,四十年来,他们依旧保持着这种生活节奏。只是今非昔比,对门马路开始拆迁,一街之隔的菜场,走上了更新之路。
▲ 永年菜场原貌
▲ 原菜场正门入口狭窄,门头低矮,空间局促易造成拥挤
▲ 原菜场店铺摊位搭建随意,破旧凌乱
在设计思路上设计师们归纳罗列了四个可以谨慎改造的设计点以及一条贯穿的设计主线: 外店招,内店招,入口场所营造,空间主材质以及“城市乡野”为主线的空间叙事。
这里使用了“谨慎”这个词语,也是这次改造中设计师们对民生项目“敬畏”的态度,因为设计师们很多时候会过度追求“精致的烟火气”,但这份“过度设计”可能会“吓”到居民,或者产生了莫名其妙的“距离感”,从而再也不进去了。所以民生项目的“生态”是十分脆弱的,设计师不仅要改造好,更要保护好这种“生态和关系”。
“白方砖”作为符合自洁,卫生,经济以及菜场规范要求的代表,是一种业主普遍认可的立面铺装材料。但设计师还是在砖的缝隙上做了设计:将原本的黑灰缝改编成为橙色缝,当每一条橙色缝隐在空间中但又发挥着其“鼓舞人心”的能量之后,整体空间一下子从黑白色的沉闷,转向“视觉跳动”,但由于是缝隙的细微,并不会影响整体空间的洁净与明亮。
侠父村农贸市场,绍兴
本构建筑事务所
该项目位于店口镇侠父村,原来的农贸市场由村政府出资建造,总建筑占地800平米,建于2003年。这里是村民每天生活的起点,交易和交流的场所。每天清晨五点至八点,村民便会聚集在此,买卖农作物和牲畜,交换货品。农贸市场也是全村最大、最重要的公共建筑。
在设计上,设计团队仅做了两个改动。第一,以连续折板的屋顶形式,打破了原先坡屋顶大跨度钢结构建筑的线性空间布局,为农贸市场提供了一个没有方向性的屋顶。农贸市场原有的建筑边界感被打消了,呈现出欢迎村民从各个方向进入的姿态。折屋面的设计不仅能提供基础遮阳环境,还使得光线得以从屋檐侧面进入,大幅提升了屋檐下的采光条件。
第二,设计团队改变了铺口的形式,将贩卖空间调整为回字形围合式,将卖家和买家的领域做了清晰的划分,使得二者泾渭分明。卖家的东西,譬如电动车、货物,可以安全地堆放在回字围合的内部;而留给买家的空间则有了更多横向穿行的可能。
第三,因为有了空间的归属感,卖家也有了“自扫门前雪”的意识,自发地维护起围合内的空间;市场管理者只需维护好围合外的路面。市场的运营在这样一种村落的内部秩序中悄然展开。
红石板农贸市场,杭州
改造总顾问(陈耀光、王炜民)
大咖联手(谢天、朱晓鸣、林森、陈飞波、杨春蕾、徐梁、邬逸冬、史新华、杨钧、梅数植等)
红石板农贸市场占地约500平方米,仅一层,共有家禽肉类区、河鲜海鲜区、蔬菜区等各色摊位12个。布满泥巴的地面、狭窄的小道、臭哄哄的气味、嘈杂的叫卖声和砍价声……你能想象的所有原始农贸市场的缺点,它都有!
改造后的红石板农贸市场交通流线四通八达延伸向菜场的各个区域。市场内的竹制灯笼、晕黄灯光、仿古摊铺、手写书法招牌,让人仿佛走进老杭州市井小弄堂。
改建后的市场不仅拥有“降温”设施,空间布局、通风系统、排水系统等方面都做了硬件提升。为了解决污水排放的问题,河鲜和肉铺摊位增设了可随时冲洗残留血渍的水龙头和排水系统。就连储藏鸡鸭铺冻肉的保鲜冷柜,也特别采用了定制的全玻璃笼罩。
在红石板菜场摆摊12年的谢师傅说道,这里没有改造前,有些杂乱,不管是自己卖菜还是街坊来买菜,体验都不好。但现在改造好后,自己卖菜的心情变好了,年轻人也开始愿意来买菜了,感觉菜场越来越生机勃勃了。
胜利市场临时安置点,河南濮阳
罗宇杰工作室
原胜利市场位于城市发展最早的区域之一,历经了好几十年,满足当时人们基本生活需要的老市场现在慢慢成为脏、乱、差和交通拥堵的境况,城市更新也迫切需要对市场所在的老旧片区进行改造。然而各项拆、改、再建设的工作及流程时间将比较漫长。
在老市场路对面,有一处闲置空地待开发,可被临时租用,地块与老市场紧邻,给商户腾挪和市民采购带来便利。老市场紧邻城市主干道,建设初期并没有考虑到现今机动车辆的普及,经常在路口出现拥堵。临时用地依据城市道路退界,正好预留出停车区。经过退界后的用地平面,呈“方形”。由于新用地规模远小于老市场,建设平面布局采用占满原则。
有三部分必须增加的建造:封闭式店铺和开放式货架、入口雨棚。
封闭式店铺选择三面围合环外墙设置,减少了一个墙面的封闭,结合外立面主结构杆件的构造模数,每个铺房为4米*4米的开间和进深,封闭店铺售卖的多是干货、熟食、香料等相对大规模的店,一店一名,铺门采用的是卷帘门,卷帘门的上檐口有突出卷轴,通过角钢和木板格栅进行遮蔽防护,并贯通各店做统一高度尺寸的标识招牌。
▼照明设计
▼入口雨棚,兼具遮阳功效
增加建造选取低价而易得的材料:普通木材、轻型钢材、水泥板、成品角钢、阳光板,这些材料既方便安装,也利于建造。通过主动的材料控制,将具有自然感、暖色的木材设置于底部的开放货架、中部的封闭店铺檐口、上部的结构柱伞架,梳理了空间、归纳和强化了辨识,营造出场所的秩序。
以上分享了四个改造案例,总而言之老旧农贸市场/农贸市场的改造重点不应是设计当道,而应是民生所向,长期以来农贸市场改造工程的启动经常面临以下痛点:
扶持资金过少
农贸市场作为城市公共配套设施,是建设文明城市的内在要求,更是重要的民生工程。政府乐于投入资金支持改造,故而城市农贸市场随着城市的发展不断发展;反而部分乡镇农贸市场由于档次低、运营差,提升困难,投入成本高而变得越来越“雪上加霜”。
产权问题突出
早期的乡镇农贸市场多是自发形成的,未经过政府规划和布点,多由开发商建设而成。不同于政府参与管理的城市农贸市场可以取得长期的良好发展,开发商只求快速回笼资金,造成了乡镇农贸市场店铺和摊位产权较乱,很难做到统一运营管理,改造阻力较大。
自产自销难管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中可耕地急剧减少,城市农贸市场中自产自销摊位占比很小,但是乡镇农贸市场中自产自销却是主力型业态。由于自产自销摊位租金基本日结,没有固定商贩,管理难度大,易造成环境卫生上脏乱差,食品安全上无保障,缺斤少两现象更是频发,成为市场管理的难点。
消防问题严重
乡镇农贸市场多是在围合式居民楼内搭建的钢棚,导致消防车不能进入,一旦着火后果不堪设想。而且市场内基本没有消防设施,未满足消防法规范要求。按最新的消防法,满足不了消防规范的市场只能拆除重建,这就给乡镇农贸市场的改造带来契机。
可喜的是,近年来针对农贸市场的改造已普遍上升至地方政府的民生改善项目,重要性得到了巨大的提升。
浙江:《关于浙江省乡村星级农贸市场建设的实施意见》,提出"到2021年底全省乡村农贸市场全部建成星级农贸市场"。
江苏:《江苏省政府2020年工作报告》,提出"全年改造升级100家农贸市场"。
上海:《2019年市政府要完成的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实事项目》,提出“新建500家社区智慧微菜场”。
……
相信在决胜小康的关键年,政府会投入更多精力和资金支持,农贸市场标准化智能化改造势在必行!我们也期待看到更多建筑师、设计师针对民生改造项目,产生更多共鸣和系统化输出。
上海万耀企龙展览有限公司建筑建材系列展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