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家隔离使新零售与消费者间形成了更多全方位,多层次的场景触达。这或为新零售找到变革密码,提供了直观参考。
非典时期的一组数据显示,2003年上半年社会零售品销售总额同比下降一半左右。细观此次新冠病毒疫情,传统零售同样是受影响最严重的行业。以服装零售为例,优衣库、H&M、无印良品、GAP等传统零售企业均已采取了暂时关店、缩短营业时间等措施。
相比之下,基于社区的新零售商业体,比如生鲜线上平台、便利店、中小平台,则生命力十足,各生鲜电商均在这次疫情中交出了漂亮的答卷。疫情快速地教育了生鲜市场,更为重要的是,消费习惯的培养是需要时间的,很多新的安全的消费方式在疫情期间培养了大量稳定的新用户。这些用户消费习惯一旦形成,即使疫情过后也仍将保持活跃,这就为今后的发展创造了更多机会。
生鲜电商行业已经发展了15年,行业融资近千亿,各种创新商业模式加速更迭。生鲜行业看似容易赚钱,其实正好相反,失败率远远高于成功率。电子商务研究中心此前公布的数据显示:生鲜电商4000多家入局者中,4%持平,95%亏损(包括7%巨额亏损),最终只有1%实现了盈利。
痛点1:供应链信息不对称
目前我国生鲜产品的主要流通方式依旧是以城镇农贸市场为主导的传统模式,生鲜产品的流通需要经过农户、产地、采购商、中间商、批发市场等多重环节,生产端和采购段的信息不对称,导致价格不透明和高涨幅,一级批发市场到二级批发市场,价格上涨幅度在30%-40%,二级批发市场到零售市场涨幅在200%。流通环节繁多,供应链冗长,大大降低了生鲜商品的流通效率,并增加了流通环节的损耗率。
痛点2:冷链物流等基础设施落后,供给不平衡
数据显示,当前我国果蔬、肉类、水产品的冷链流通率冷藏流通率仅为22%、34%、41%,冷藏运输率为35%、57%和69%,与发达国家平均水平差距较大。
冷链物流设施的缺乏,使得大多数生鲜商品在运输过程中得不到规范的保温、保湿、冷藏,加大了流通损耗,也加大了从农户到消费者的价格、品质不稳定因素。
更多相关阅读:
痛点三:流通环节操作不规范,缺乏专业化经营人才
目前我国生鲜产品的交易主体主要为零散农户和个体经营商户,受教育程度普遍不高,缺乏生鲜流通操作专业技能培训,缺乏规范化、标准化物流意识。而生鲜产品的易腐烂、保质期短的特殊商品属性又使得其对流通环节要求较高,新鲜度和品质恰恰是其价值所在。不规范的流通环节操作加剧了商品损耗的同时,也使得生鲜商品失去价格竞争优势,更加剧了因滞销引起的高损耗风险。也因此,行业急需专业化的生鲜经营人才,通过规范的生鲜经营来降低生鲜产品流通环节的损耗,确保低损耗率。
综上所述,流通环节层级过多、冷链物流建设缺乏以及流通环节操作不规范等造成的高损耗率已经成为目前我国生鲜行业的最大痛点。因此,通过技术、模式创新等手段缩短层级、降低损耗,将成为流通渠道优化、行业发展的关键。
1. 到家业务还有很大增长空间
生鲜到家作为疫情期间少数在用户不需要接触线下实体仍然能完成消费的业态,会收到一定的需求侧红利,但又对配送服务和供应链提出挑战。春节期间很多第三方快递公司要么放假歇业,要么涨价延长送货时间,运输效率难以保障。另就供应链能力来说,一些孵化自有线上平台且同时具备实体店运营基础的零售商超反应速度最快,并未出现断货现象;通过包销定制、对接基地农业等措施自建供应链的品牌,大多在缓冲期过后,能够及时对接货源;而部分独立前置仓品牌则受疫情的负面影响较大。
其中,物流对到家业务的落地所占据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面对众多挑战,仓储物流业又该如何应对?(戳这里看战疫期间物流相关内容)
一场疫情,让我们看到了到家业务巨大的增长空间和背后所需解决的问题,尤其是日常消费品的快速送达能力,必将是未来行业发展的重点。一场疫情,同时也是一场大演练,把“到家服务”这项能力练好了,疫情过后仍将大有作为。
2. 不接触配送、不接触购物广泛应用
这次疫情在零售界诞生了一个新词“不接触配送”。指快递员在为消费者送货时,双方约定把货物放到一个指定点,减少互相接触的机会,从而降低病毒传播几率。这是一个很傻瓜又有效的办法,被美团、苏宁各大消费平台纷纷采用,消费者也十分乐意接受。
事实上从产业角度讲,不接触配送早有先例,最典型的就是“智能快递柜”,这本是提升送货效率的手段,又同时具备避免人传人的属性,是当下安全收取快递的重要解决方案。在民用快递领域,无人送货车、无人机送货等技术不断成熟,如苏宁无人送货车“卧龙一号”已经开始投入使用。这些新技术在全面用于日常快递配送方面还有一些门槛,但一项新技术从问世到普及,总是需要反复的测试和升级,疫情环境让这些新技术有了更多被使用和升级的机会。
本文部分内容来源:产业信息网、招商证券、前瞻产业研究院。
上海万耀企龙展览有限公司建筑建材系列展会